聊一聊茶、紫砂壶和白酒

2024-03-26 行业新闻

  近来无酒饮,喝茶较多。偶尔馋嘴了会偷偷咪两口酒,砸吧砸吧滋味,多数时间饮茶,一壶接着一壶又一壶,给肾增加些负担。

  但对茶和器,我尚未窥得门径,属于刚到幼儿园报了名,不曾入门,概因不喝酒便不想写字,略一拖沓,便从月初偷懒到了月底。

  闲来喝茶,乐不思酒。什么茶都喝,什么茶都试,一通试下来也没选到十分心仪之物,似乎与酒相近——过了某道看不见摸不着的山门就算合格了,但无论价格有多高,都会留有遗憾,无十全茶。

  因天气转寒,绿茶是近段时间唯一不喝的茶类,当然了,黄茶向来也不怎么喝,其它如青、白、红、黑者,通通入腹刮油脂。

  青茶以岩茶为主,大红袍、老枞水仙、马肉、牛肉等络绎不绝,喝酒的人口味重,对老枞水仙青眼有加,金奖级的大红袍做口粮绰绰有余,反而是牛栏坑肉桂不合我意,即便它贵为一两千一泡。福建酒友还寄来了漳平水仙,小方砖香气清高幽长,口感醇鲜爽润,广东潮汕一带的凤凰单丛也试了很多,鸭屎香、蜜兰香、宋种、大庵挨个试了一遍。

  反倒是名声极响的铁观音喝得并不多,我很喜欢铁观音清亮的茶汤,但喝起来会觉得有点软,加之这个季节也不是喝铁观音的时候,就将其放置一边于不顾了。

  在所有的细分茶类,岩茶喝得算得上是比较早。早年间朋友送了我些老枞水仙,不了解是否是当初喝到的树龄老且品质高,以至于我后来再喝老枞水仙总觉得味道不对。刚开始喝茶时也搞不懂他们说的“岩韵”为何物,喝的次数多了,慢慢体会到了似乎就是山石的味道?

  白茶是茶饼和散茶轮番对比,但入坑较晚,所谓的顶级“老”白茶不敢碰,福鼎、政和产区的都试一试,图的就是入口甜。白毫银针虽说最高,但上好的寿眉喝起来滋味也并不落下风。比起福鼎普遍香气足,政和醇厚的茶汤我喝起来更觉亲近。至于是不是荒野,我暂时还喝不明白,就姑且听他们说了算。

  仅以我喝白茶浅显的经验来看,目前喝到的好喝的白茶皆为散茶。是因为我还没彻底入坑,没去买最好的白茶饼?还是说本来就没什么特别好的白茶饼?

  红茶喝的相对少,川红、滇红、贵红为主,偏爱宜宾产的川红,武夷山的金骏眉也爱喝,真的喝过,假的也遇到过。魔都酒友马哥还给我寄来了他无意中发掘的土茶,滋味倒是浓郁,就是这桂花红茶的桂花香有点喧宾夺主了。

  黑茶喝的量仅次于青茶,熟普和安化黑茶为主,尽管我不把生普归为此类,但生普确实喝得也很多。普洱以大益和老同志为主,中茶我也讲不清为何会有排斥情绪,一直不碰他们的茶,在我看来下关要比中茶靠谱得的多。熟普于我而言是养胃养生神器,生普以名山名寨为主,主打一个下限有保障,但究竟是真正的古树还是台地,就全凭厂家良心了。黑茶喝茯砖和天尖,还特意做了点研究,总算将将就就弄明白了。

  我对名山名寨名溪名坑名涧还不是特别感冒,要说有什么原因的话,我想在我身上可能有两个:一是它们可能确实没那么好,二是我还不会喝。

  考虑到茶是深加工农产品,其本质就是茶树叶子,原料优劣决定最终品质高低。尽管好的工艺能够弥补部分先天不足,但归根结底还是受气候、环境影响极大,不同的地域、海拔、雨水、温度会带来不同的品质,因而我认为我是“二”而不是“一”。

  虽说茶不过是几片树叶子,但故事大过天,如果人人都龇牙咧嘴讲这不就是堆烂树叶子吗?那“茶”也没法列进开门七件事,哪里还能有由头讲出些卖高价的故事来。

  喝茶比喝酒利索多了,老酒友兼老茶友经常唠叨的一句话就是:一斤口粮茶到两千就是顶配了,寻常几百块的就能身心愉悦,换成酒也就一顿喝的事儿,茶够喝两个月,划算得紧啊!

  先用的茶水分离杯,方便是很方便,但总觉得逼格不够,捧高踩低的心理作祟,毛头毛脑喝不出茶韵来。再用盖碗,瓷声清脆,一碗泡所有,但一个不小心会把手烫成了猪蹄。心想来吧,一茶一壶吧……

  紫砂壶各大器型,我暂时偏爱石瓢和汉瓦,看见好瓢会走不动道,不过可能年岁缘故,我不爱最经典的子冶石瓢,有点生硬,直不楞登,更青睐景舟满瓢。假如十五年前玩壶,我可能会喜欢子冶,但说不准时间会给我画个圈,再过些年又走到原点。

  筋纹器、花器我也很喜爱,但洗壶实在是有点烦,茶渍不易清洗,哪怕洗得再仔细也难免有洗得不那么干净的时候,时间久了看着脏兮兮。

  泥料于我而言没那么重要,一是确保安全,是真泥,别整出化工料来,二是看着顺眼。每一把壶在入手前,都要打眼看一看,上手摸一摸,同样的器型,同样的泥料,同样的容量,拿在手里的感受却大不同,差池就在毫厘间。

  每个人对紫砂壶的理解和想法并不一样,有的人觉得泥料最重要,一定要是本山泥,还得是老料,起码得是一厂时期的泥。有的人觉得器型最重要,圆器得是自己偏爱的文旦、如意、西施、仿古、掇只、高瓢、龙蛋等;方器一定要是上窄下宽的井栏八方,或者弯流平和的秦权六方,亦或是横平竖直的柱形四方;筋纹器要筋骨收勒有力,生动流畅;花器嘛,青蛙、莲子、南瓜、雪桃、竹根、鱼龙栩栩如生,诸如此类。有的人觉得大师最重要,唯有大师所作才气神韵俱佳,再不济也得是名家子弟,唯有如此才会有骨架,工艺和审美才能有底线。

  而我,只看眼缘。如果说有什么前置条件的话,那起码是全手,因为我既然已经用紫砂壶了,就没有办法接受流水线产品,所谓的精工半手也不行,刮泥刮得再好也没有灵魂。我得见到制壶的人,得知道他或者她大抵是怎么把一把壶做出来,不然飘逸杯、盖碗和大茶缸子才是最好的归宿。

  尽管说再好的壶也不过是把泥烧成的泡茶工具,但这就好比一张写字的纸,一笔划过去就知道好不好。对待任何一件事物,每个人心底都隐隐约约装着一杆秤,不必费心思量就做出了应有的判断。

  除了炒壶的人,没必要追求名家壶、大师壶,尤其是活着的名家,活着的大师。他们的套路是搞拍卖,自己的壶自己拍,一把普普通通的壶动辄拍出十几万、二十几万乃至三十几万,沐猴而冠,自抬身价。

  假如你去买他的壶,在他嘴里便成了缘分最重要:我一把壶价值十四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块,不信你看看半年前的某拍卖……此番与你有缘,四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块便可赠予你,算是结个善缘。

  活着的壶手,勤快点一年做百来把壶不成问题,要都是按他们炒出来的价来算,也算是台行走的印钞机了。但不论他们活着还是死去,其吹上天的高价作品与普通人都没有一点关系。

  一把制作精美的全手紫砂壶,在我看来合理价位在一千五到三千之间,因为一把好壶的制成,壶手起码得有五年以上的功底,拍拍打打切切画画,制一把好壶需要些时日,如今泥瓦匠、木匠干一天活也得有几百块钱的收入,制壶人理应也有工酬。考虑到泥料、器型和手艺,以及眼缘,可酌情放宽到四五千,真遇到了喜欢的东西,适当溢价也可接受,再高那就真是智商税了。哪怕你号称什么“瓢王”又如何?

  如今直播盛行,不少主播挂羊头卖狗肉,动辄本绿泥全手制、底槽清名家作,不要两千九,只要二九九。含泪赚你两百五。要我说,截至目前的直播,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灌浆机车的坟墓。

  举个简单的例子,知酒僧学徒五年,好不容易能做出几款像样的壶来,于是以此为生,养家糊口。一个月倒也能做出几把像模像样的壶,一把壶的泥料,加上烧制,估摸着两百的成本,你来找我买壶,说你看你这壶的成本才两百块,要不两百五十块卖我吧,还能让你赚五十……

  买过一些容量较大的壶,漂亮是漂亮,大气是大气,等待它的命运只有四个字——束之高阁。大壶鲜有使用机会,超过300cc的壶使用率低到令人发指,一个人喝茶,壶的容量130-230cc为佳。

  以上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喝茶的小结,我此刻正在一边喝一边写,想到什么写什么,错漏难免很多,待以后慢慢补充。

  接下来简单说说酒,这才是我过去很多年最爱喝的饮品。关于酒,已经写了很多,横竖写不出几多花样来。

  今年白酒行情的萧索冷清人尽皆知,我也许是最早唱衰的人之一,然而在热衷于临死踩一脚的人身前永不缺“唱衰”的声音。当你得意时,他大肆鼓吹分杯羹,当你失意时,他落井下石放黑枪。这是许多没膝盖的所谓媒体人最擅长的事。

  各大酒厂的厮杀会从高端单品转向指导价五十到两百元价格带,也就是终端成交价格在三十五到一百五之间的白酒厮杀会变得愈发激烈。三百到五百价位段则另辟新战场。高端酒款会变得佛系、随缘,他们栽过跟头吃过苦头,不得不再次“惦记”起衣食父母。

  2023年的数字需要大幅挤水,哪怕是上市公司也一样弄虚作假。但在2024年,品牌属性强的酒企会逐步调整并站稳,消费者黏性强的小品牌会迎来增长,曾靠炒作、营销一飞冲天的品牌有可能死翘翘。

  真实的大环境无需多言,众所周知,包括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看衰未来,但我认为“稳中向好”不再是句空话,会真的实现,这不是什么政策所致,是美好的愿望,也是对中华儿女韧性的自信。

  近来无酒饮,喝茶较多。偶尔馋嘴了会偷偷咪两口酒,砸吧砸吧滋味,多数时间饮茶,一壶接着一壶又一壶,给肾增加些负担。

  但对茶和器,我尚未窥得门径,属于刚到幼儿园报了名,不曾入门,概因不喝酒便不想写字,略一拖沓,便从月初偷懒到了月底。

  闲来喝茶,乐不思酒。什么茶都喝,什么茶都试,一通试下来也没选到十分心仪之物,似乎与酒相近——过了某道看不见摸不着的山门就算合格了,但无论价格有多高,都会留有遗憾,无十全茶。

  因天气转寒,绿茶是近段时间唯一不喝的茶类,当然了,黄茶向来也不怎么喝,其它如青、白、红、黑者,通通入腹刮油脂。

  青茶以岩茶为主,大红袍、老枞水仙、马肉、牛肉等络绎不绝,喝酒的人口味重,对老枞水仙青眼有加,金奖级的大红袍做口粮绰绰有余,反而是牛栏坑肉桂不合我意,即便它贵为一两千一泡。福建酒友还寄来了漳平水仙,小方砖香气清高幽长,口感醇鲜爽润,广东潮汕一带的凤凰单丛也试了很多,鸭屎香、蜜兰香、宋种、大庵挨个试了一遍。

  反倒是名声极响的铁观音喝得并不多,我很喜欢铁观音清亮的茶汤,但喝起来会觉得有点软,加之这个季节也不是喝铁观音的时候,就将其放置一边于不顾了。

  在所有的细分茶类,岩茶喝得算得上是比较早。早年间朋友送了我些老枞水仙,不了解是否是当初喝到的树龄老且品质高,以至于我后来再喝老枞水仙总觉得味道不对。刚开始喝茶时也搞不懂他们说的“岩韵”为何物,喝的次数多了,慢慢体会到了似乎就是山石的味道?

  白茶是茶饼和散茶轮番对比,但入坑较晚,所谓的顶级“老”白茶不敢碰,福鼎、政和产区的都试一试,图的就是入口甜。白毫银针虽说最高,但上好的寿眉喝起来滋味也并不落下风。比起福鼎普遍香气足,政和醇厚的茶汤我喝起来更觉亲近。至于是不是荒野,我暂时还喝不明白,就姑且听他们说了算。

  仅以我喝白茶浅显的经验来看,目前喝到的好喝的白茶皆为散茶。是因为我还没彻底入坑,没去买最好的白茶饼?还是说本来就没什么特别好的白茶饼?

  红茶喝的相对少,川红、滇红、贵红为主,偏爱宜宾产的川红,武夷山的金骏眉也爱喝,真的喝过,假的也遇到过。魔都酒友马哥还给我寄来了他无意中发掘的土茶,滋味倒是浓郁,就是这桂花红茶的桂花香有点喧宾夺主了。

  黑茶喝的量仅次于青茶,熟普和安化黑茶为主,尽管我不把生普归为此类,但生普确实喝得也很多。普洱以大益和老同志为主,中茶我也讲不清为何会有排斥情绪,一直不碰他们的茶,在我看来下关要比中茶靠谱得的多。熟普于我而言是养胃养生神器,生普以名山名寨为主,主打一个下限有保障,但究竟是真正的古树还是台地,就全凭厂家良心了。黑茶喝茯砖和天尖,还特意做了点研究,总算将将就就弄明白了。

  我对名山名寨名溪名坑名涧还不是特别感冒,要说有什么原因的话,我想在我身上可能有两个:一是它们可能确实没那么好,二是我还不会喝。

  考虑到茶是深加工农产品,其本质就是茶树叶子,原料优劣决定最终品质高低。尽管好的工艺能够弥补部分先天不足,但归根结底还是受气候、环境影响极大,不同的地域、海拔、雨水、温度会带来不同的品质,因而我认为我是“二”而不是“一”。

  虽说茶不过是几片树叶子,但故事大过天,如果人人都龇牙咧嘴讲这不就是堆烂树叶子吗?那“茶”也没法列进开门七件事,哪里还能有由头讲出些卖高价的故事来。

  喝茶比喝酒利索多了,老酒友兼老茶友经常唠叨的一句话就是:一斤口粮茶到两千就是顶配了,寻常几百块的就能身心愉悦,换成酒也就一顿喝的事儿,茶够喝两个月,划算得紧啊!

  先用的茶水分离杯,方便是很方便,但总觉得逼格不够,捧高踩低的心理作祟,毛头毛脑喝不出茶韵来。再用盖碗,瓷声清脆,一碗泡所有,但一个不小心会把手烫成了猪蹄。心想来吧,一茶一壶吧……

  紫砂壶各大器型,我暂时偏爱石瓢和汉瓦,看见好瓢会走不动道,不过可能年岁缘故,我不爱最经典的子冶石瓢,有点生硬,直不楞登,更青睐景舟满瓢。假如十五年前玩壶,我可能会喜欢子冶,但说不准时间会给我画个圈,再过些年又走到原点。

  筋纹器、花器我也很喜爱,但洗壶实在是有点烦,茶渍不易清洗,哪怕洗得再仔细也难免有洗得不那么干净的时候,时间久了看着脏兮兮。

  泥料于我而言没那么重要,一是确保安全,是真泥,别整出化工料来,二是看着顺眼。每一把壶在入手前,都要打眼看一看,上手摸一摸,同样的器型,同样的泥料,同样的容量,拿在手里的感受却大不同,差池就在毫厘间。

  每个人对紫砂壶的理解和想法并不一样,有的人觉得泥料最重要,一定要是本山泥,还得是老料,起码得是一厂时期的泥。有的人觉得器型最重要,圆器得是自己偏爱的文旦、如意、西施、仿古、掇只、高瓢、龙蛋等;方器一定要是上窄下宽的井栏八方,或者弯流平和的秦权六方,亦或是横平竖直的柱形四方;筋纹器要筋骨收勒有力,生动流畅;花器嘛,青蛙、莲子、南瓜、雪桃、竹根、鱼龙栩栩如生,诸如此类。有的人觉得大师最重要,唯有大师所作才气神韵俱佳,再不济也得是名家子弟,唯有如此才会有骨架,工艺和审美才能有底线。

  而我,只看眼缘。如果说有什么前置条件的话,那起码是全手,因为我既然已经用紫砂壶了,就没有办法接受流水线产品,所谓的精工半手也不行,刮泥刮得再好也没有灵魂。我得见到制壶的人,得知道他或者她大抵是怎么把一把壶做出来,不然飘逸杯、盖碗和大茶缸子才是最好的归宿。

  尽管说再好的壶也不过是把泥烧成的泡茶工具,但这就好比一张写字的纸,一笔划过去就知道好不好。对待任何一件事物,每个人心底都隐隐约约装着一杆秤,不必费心思量就做出了应有的判断。

  除了炒壶的人,没必要追求名家壶、大师壶,尤其是活着的名家,活着的大师。他们的套路是搞拍卖,自己的壶自己拍,一把普普通通的壶动辄拍出十几万、二十几万乃至三十几万,沐猴而冠,自抬身价。

  假如你去买他的壶,在他嘴里便成了缘分最重要:我一把壶价值十四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块,不信你看看半年前的某拍卖……此番与你有缘,四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块便可赠予你,算是结个善缘。

  活着的壶手,勤快点一年做百来把壶不成问题,要都是按他们炒出来的价来算,也算是台行走的印钞机了。但不论他们活着还是死去,其吹上天的高价作品与普通人都没有一点关系。

  一把制作精美的全手紫砂壶,在我看来合理价位在一千五到三千之间,因为一把好壶的制成,壶手起码得有五年以上的功底,拍拍打打切切画画,制一把好壶需要些时日,如今泥瓦匠、木匠干一天活也得有几百块钱的收入,制壶人理应也有工酬。考虑到泥料、器型和手艺,以及眼缘,可酌情放宽到四五千,真遇到了喜欢的东西,适当溢价也可接受,再高那就真是智商税了。哪怕你号称什么“瓢王”又如何?

  如今直播盛行,不少主播挂羊头卖狗肉,动辄本绿泥全手制、底槽清名家作,不要两千九,只要二九九。含泪赚你两百五。要我说,截至目前的直播,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灌浆机车的坟墓。

  举个简单的例子,知酒僧学徒五年,好不容易能做出几款像样的壶来,于是以此为生,养家糊口。一个月倒也能做出几把像模像样的壶,一把壶的泥料,加上烧制,估摸着两百的成本,你来找我买壶,说你看你这壶的成本才两百块,要不两百五十块卖我吧,还能让你赚五十……

  买过一些容量较大的壶,漂亮是漂亮,大气是大气,等待它的命运只有四个字——束之高阁。大壶鲜有使用机会,超过300cc的壶使用率低到令人发指,一个人喝茶,壶的容量130-230cc为佳。

  以上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喝茶的小结,我此刻正在一边喝一边写,想到什么写什么,错漏难免很多,待以后慢慢补充。

  接下来简单说说酒,这才是我过去很多年最爱喝的饮品。关于酒,已经写了很多,横竖写不出几多花样来。

  今年白酒行情的萧索冷清人尽皆知,我也许是最早唱衰的人之一,然而在热衷于临死踩一脚的人身前永不缺“唱衰”的声音。当你得意时,他大肆鼓吹分杯羹,当你失意时,他落井下石放黑枪。这是许多没膝盖的所谓媒体人最擅长的事。

  各大酒厂的厮杀会从高端单品转向指导价五十到两百元价格带,也就是终端成交价格在三十五到一百五之间的白酒厮杀会变得愈发激烈。三百到五百价位段则另辟新战场。高端酒款会变得佛系、随缘,他们栽过跟头吃过苦头,不得不再次“惦记”起衣食父母。

  2023年的数字需要大幅挤水,哪怕是上市公司也一样弄虚作假。但在2024年,品牌属性强的酒企会逐步调整并站稳,消费者黏性强的小品牌会迎来增长,曾靠炒作、营销一飞冲天的品牌有可能死翘翘。

  真实的大环境无需多言,众所周知,包括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看衰未来,但我认为“稳中向好”不再是句空话,会真的实现,这不是什么政策所致,是美好的愿望,也是对中华儿女韧性的自信。

  这个就不测评了,不然整得跟广告似的……我喝过酒样,品质很不错,定价也良心,差不多就是这样的看法吧,听说成品下个月就灌装了,酒早就盘勾好放在了大罐子,卡在了包材生产节奏没跟上。

  这个就不测评了,不然整得跟广告似的……我喝过酒样,品质很不错,定价也良心,差不多就是这样的看法吧,听说成品下个月就灌装了,酒早就盘勾好放在了大罐子,卡在了包材生产节奏没跟上。

  这个就不测评了,不然整得跟广告似的……我喝过酒样,品质很不错,定价也良心,差不多就是这样的看法吧,听说成品下个月就灌装了,酒早就盘勾好放在了大罐子,卡在了包材生产节奏没跟上。

  这个就不测评了,不然整得跟广告似的……我喝过酒样,品质很不错,定价也良心,差不多就是这样的看法吧,听说成品下个月就灌装了,酒早就盘勾好放在了大罐子,卡在了包材生产节奏没跟上。

  茶我昨天也刚入坑,知乎上给你推荐公众号的那个人就是我[捂脸],僧哥有空看一看,绝对惊喜

  茶我昨天也刚入坑,知乎上给你推荐公众号的那个人就是我[捂脸],僧哥有空看一看,绝对惊喜

  茶我昨天也刚入坑,知乎上给你推荐公众号的那个人就是我[捂脸],僧哥有空看一看,绝对惊喜

  好嘞,哈哈,我看到了,也看到了你的新的回复。你这水仙口感如何?汤感滑顺不?

  好嘞,哈哈,我看到了,也看到了你的新的回复。你这水仙口感如何?汤感滑顺不?

  好嘞,哈哈,我看到了,也看到了你的新的回复。你这水仙口感如何?汤感滑顺不?

  好嘞,哈哈,我看到了,也看到了你的新的回复。你这水仙口感如何?汤感滑顺不?

  还在路上,之前给家里老人从那买的大红袍反响都很不错,也一直在喝,最近自己也刚入坑,顺便搞了个不锈钢滤油盘做茶台,土到极致就是潮

  还在路上,之前给家里老人从那买的大红袍反响都很不错,也一直在喝,最近自己也刚入坑,顺便搞了个不锈钢滤油盘做茶台,土到极致就是潮

  还在路上,之前给家里老人从那买的大红袍反响都很不错,也一直在喝,最近自己也刚入坑,顺便搞了个不锈钢滤油盘做茶台,土到极致就是潮

  还在路上,之前给家里老人从那买的大红袍反响都很不错,也一直在喝,最近自己也刚入坑,顺便搞了个不锈钢滤油盘做茶台,土到极致就是潮